(中秋将至,提前应景下哈!)
天子试临近,京城越繁华热闹。
三年一度,才学云集。天南地北,数以千计的举子进京来,汇聚一堂,此乃国之盛事。
举子们都为金榜题名而来,舟车劳顿,到了京城后,大都住宿休息,而或温习功课,鲜有外出游玩者。
等考中了进士,想怎么玩都行。
外出归来,回到道观,陈唐同样开启了寒窗苦读模式。
他对于今科天子试,志在必得。
如果说最初之际,前来京城考试,思想上还有所松懈的话,与大胡子相遇后,则彻底改变了想法。
大胡子说,想要救他出去,得先考中进士。
这就等于附加上了一个必须的前提条件。
几番琢磨,陈唐觉得最大的可能是,进士功名,俨然官身,对及第学府的邪祟有所克制。
功名官气,真切存在。当时考中举人后,老师的鬼魂想要触碰一下功名书,都不敢伸手。
虽然不知进士功名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但肯定会比举人优胜许多。
论起身份地位,举人只能算候补官身。所谓候补,就是说没有人脉,没有人情,没有空缺的话,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出仕;但进士不同,哪怕最差的三甲“同进士”,基本都能捞个九品芝麻官当当,虽然末流,但终究入了品阶,不是“吏”,更不是“役”。
陈唐要一考而中,单靠天人之气的加持,并不保险,还得温习读书,大量做题,写文章。
他现在有了钱,可以到贡院附近一带租赁地方住了。但思索一番后,还是觉得道观清净,更适合温书备考。
所以继续留了下来。
只是找个时间,去贡院报备,留下道观的地址,有什么问题事宜,贡院那边可派人来联系他。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空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真得非常困难,很不方便。人出门后,基本就等于“生死未卜”的悬疑状态了。
“家书抵万金”,绝非夸大其词。
来到京城后,陈唐写了一封信,请驿站寄递回潘州给苏菱,报个平安。将近过去一个多月,只怕现在还在半路上。
……
贡院,天子试的报考阶段已渐到尾声,各种统计、登记,抄录的工作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
今科天子试颇有不同,虽然属于常规的三年一度的正科,但由于皇帝进服丹药,身体安康的缘故,龙颜大悦,或许会进行恩科,对于落榜次数多者,直接赐予“进士出身”。
所谓恩科,就是开恩之意。屡考不中者,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会是一次莫大机遇。
一般而言,考来考去都考不中的,基本都比较老的了,他们大都绝了金榜题名的希望,唯一的机会,便是恩科了。
不过具体章程还没有出来,只有不少小道消息传扬,让人闻风而动。
贡院一间公房内,那古大人端端正正地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