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这些顶尖人才,但中层和底层一直是不够用的状态。
尤其是拿下蜀地之后,吕布人才不够用的情况就更严重了,这也是吕布之前明明力压群雄,却并未夺太多地盘的缘故,不是不想,只是夺了也无法治理,反而会让原本高效的朝廷运转变的困难起来。
这科举一出,吕布只要不是太急,在关中发展个十年,人们心中可能会形成一种共识,有能力的去关中,有家世的在关东,当这种共识形成的时候,吕布就不会缺人才了。
这无疑是很危险的,但却也是无解的,因为如果关东不想被吕布吸走人才,那就必须也搞那一套。
但科举这东西,在关中可以搞,没人会反对,会反对的人,基本都无力发声了,但在关东不行,这等于是削了世家的根,这世家会愿意?
显然不会,哪怕知道这对大局有利也不会如此,那样在关东和关中有何区别?凭什么还支持你?
吕布从一开始就没有世家豪族支持,他是这么一路硬走出来的,江东其实如果孙策还在也可以走这条路,但其他诸侯,包括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刘表都没办法走。
这就像战国时,诸国人才尽往秦国跑道理一样,不是诸国不想要留住这些人才,而是国内已经给不出这些人才未来了。
曹操又看了看诏书,摇头一探:“昔日洛阳见那吕布时,虽然雄壮,却也不过是莽夫尔,如今看来,当年是小觑此人了,此人心机之深,世所罕见。”
吕布这科举之法,曹操其实很认同的,而且他也一直注重对寒门人才的吸纳,但也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像科举这样的办法来废除察举制。
谷/span至于百年之后……一个制度维持百年之盛已经足够证明其优秀了,至于百年之后,那就是后人的事情了,就好似如今科举制冲击察举制一般,总不能今天建造的路百年后不修修补补却还能起到重大作用吧?
荀彧默默地点点头,吕布无论能力还是气魄,都堪称当世顶尖,其他诸侯包括曹操能有今日成就,多少都靠些家事,但不靠家事单凭能力一直走到如今的,放眼天下只有两人,一个是吕布,另一个就是刘备,不过相比起来,吕布显然更胜一筹。
只是荀彧有些想不明白,吕布投董卓之前的表现可说是无脑匹夫,杀丁原这件事恐怕是吕布身上永远的污点,投董卓之后,虎牢关的表现也只能说他是一员顶尖将才,连帅才都算不上,但到了关中一直到自立,吕布好似变了个人一般,一下子就从一员武将成长到一方霸主,能力和气魄完全能够匹配,若说这是进步的话,那进步也太快了,早些年干嘛去了?
“你说他会冒进么?”曹操突然看向荀彧,他现在真希望吕布犯浑,冒进一下,因为曹操很清楚,除了吕布自己犯错,科举几乎是无法避免了,关中世家就算反对也没用,从诸侯联手被吕布打退的那一刻开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等于是世家输了。
关中士人这些年在吕布的炮制下本就没什么话语权,或许还有看不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