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院的大门紧闭,门外是几个受伤的书生和敢怒不敢言的其他书生。
门内,范闲却安坐大堂之上,拿着一张信纸写写划划。
扑簌簌……
一只信鸽扑腾着落入院中,王启年眼疾手快,一个腾跃接住信鸽,将其脚上绑着的信筒打开,取出了其中信纸。
只草草扫了信上的内容一眼,王启年便脸色大变,匆匆来到了范闲跟前。
“大人,”王启年双手捧着信纸,急声道:“眼线传来消息,居阳耀正在清流间串联,预备用大人捉拿书生家属、射伤书生之事,对大人发起攻讦。”
范闲抬头瞅了一眼王启年,淡淡地道:“知道了。”
旋即,他又低下头去写信,没有接王启年手中的信纸。
王启年一急,上前一步:“大人,清流不同二皇子、太子等人的臣属,他们言辞犀利,攻讦起人来从不论事实,就连陛下都不得不暂避锋芒,况且这消息称,居阳耀打得是要各清流编造大人的罪状,去各大书局刊印,广撒京都的主意。”
毁范闲民望,这是居阳耀拿出来的杀手锏。
范闲停下了笔,将信纸轻轻吹干,往信封当中塞着:“比起他兄长,这位居编修倒是更聪明些。”
说着,范闲给信封封上蜡泥,递向王启年:“走院里的渠道,把这封信偷偷送到苏州的王羲手中。”
王启年一怔,接过信疑惑地看向范闲:“这……?”
范闲嘴角一翘:“给君山会补补血,去吧。”
听到君山会三个字,王启年不再多问,一溜烟出了大堂。
范闲站在大堂内,低头看了一眼王启年放在桌上的消息,眼神冰冷:“清流……”
从蟾宫楼案开始,他才算是与这股力量开始了接触,这才知道历朝历代最看不起清流的缘故。
这些人如同恶狗一般,只重视名声,抱团严重,说话做事只凭圣贤书与自己的喜恶,完全当得上毒瘤两个字。
若是寻常的大臣,在遇到他们的攻讦之后,除了不要名声和妥协投降之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只可惜,清流们这次遇到了范闲。
不多时,王启年回转,范闲对其吩咐道:“告诉八处一声,知会城中所有书局、工坊,不得刊印半个居阳耀一伙所写的文字!”
八处主官文字审核,对庆国上下所有的书局、印刷工坊,都有着生杀大权。
范闲这一决定,直接掐断了居阳耀的命门。
王启年却皱了皱眉,迟疑着开口道:“大人……堵不如疏,这样下去,您在民间的声望,可就真没有了!”
居阳耀要抨击范闲,范闲利用监察院职权限制对方,总给人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
若是清流当中有聪明人,刻意引导百姓往这方面想,再找几个不怕死的地下工坊印刷出一批“讨范檄文”,范闲的名望的确岌岌可危。
王启年的担心,不无道(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