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闻言,老脸上露出一个菊花一样的笑容,道:“主子放心,稍后老奴就去万岁爷那里走一趟,将主子的意思告诉万岁爷。”
孝庄点点头,看着老内侍有些歉意,道:“哀家那皇孙儿到底是考虑不周全,只想着调开了鳌拜的亲信党羽,却不知道最大威胁还在于鳌拜自己,所以啊大伴,这次可能又得麻烦你走一趟了,临时呆在皇孙儿身边,以防鳌拜狗急跳墙伤到了他。”
说实话,孝庄心里非常的矛盾,其实她并不想对鳌拜动手,因为现在的清廷看似强大,实际上却是内忧外患,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闹出大乱子。
她觉得,鳌拜这个人虽然跋扈了点,不过对大清的忠心还是不用怀疑的。此外,鳌拜还是满清少有的悍将,有鳌拜在,无论是三藩,还是那些大明余孽,都能有所顾忌,不敢闹乱子。
本来,她想着,再等个三四年,等她哪天快要不行了,就会将鳌拜一起带走,那个时候她的皇孙儿也长大成人能够亲政了,这样也不会闹出太大乱子。
只是她千算万算,还是没算到自己那皇孙儿有如此雄心魄力,想要自己除掉鳌拜,提前亲政。
孝庄虽然不愿意对鳌拜动手,却也不会阻止自己皇孙儿动手。
因为她觉得,这样也好,幼鹰总要学会飞翔,她活着的时候,即便皇孙儿闹出再大乱子,她也能压得下,如果她不哪天不在了,她那皇孙儿再闹出大乱子,那么整个大清的江山就完了。
至于鳌拜,就当是给自己皇孙儿练练手了。
虽然这么做有些对不起鳌拜,不过为了她那皇孙儿,为了大清的江山,也只能这样了。
当然,她依旧觉得有些对不起鳌拜,因为外面虽然都说鳌拜嚣张跋扈,却没有人知道,鳌拜现在的名声,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她让人传播出去的。
毕竟皇帝年幼,外有三藩窥觑,内有朝臣不服,若不树立鳌拜这个靶子,他们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就真的危险了。
就像历史上,诸多王朝皇帝年幼不能亲政时,总会有鳌拜这样的权臣出现,把持朝堂,权倾朝野,搞这搞那,弄得天怒人怨。
然后等天子成年亲政了,便会将这权臣铲除,如此一来,这天下又都回到了天下手中。
杀一人而凭天下之民怨,杀一人而掌失落的江山权柄,和其简单也。
如果没有这样的权臣出现,朝堂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也能有序运转,国泰民安,四海太平。
那么,还要皇帝干什么?
真要出现那情况,天子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恐怕连傀儡都不如。
这便是权谋!
孝庄对这样的手段,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毕竟古往今来垂帘听政的太后有不少,但能在群狼窥伺下扶持儿孙两代儿皇帝,并让他们成功掌权的太皇太后,数遍整个华夏千年史,也唯有孝庄一人。
老内侍听到孝庄的吩咐,表现的有些犹豫,道:“主子,不是老奴不愿意保护万岁爷,而是平西王神龙教的人还在宫中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