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防患于未然(腊月二十九)(4 / 7)

谢尚做的考据则被这些人视为哗众取宠——话本有啥可考据的?世间还有哪个话本被人考据了?

行他人所不行,不是哗众取宠,又是什么?

御史台弹劾人一向光明正大,而且生怕被弹劾人不知道,弹劾前还要打发人来给送封信,颇有些战斗檄文的意思。

在京四年,谢子安算是看出来了,但凡是个官,每年都免不了要被御史台弹劾——只要同僚里还有人还没被弹劾,这就说明还没到过年。

总之,御史台不把朝廷上下全弹劾一遍,这年就不算完。

这都到十一月了,御史台的弹劾却还没来,说实话谢子安等得着实有些心焦。

所以谢子安看到都察院的弹劾告知书后倒是舒了口气,心说看来他官做的还行,御史台在他身上抓不到别的错,只能拿他儿子做文章。

弹劾奏折进了中书省后会被留中,即不处理,或者存着被以后翻旧账用。

不被留中的会被转到相关有司衙门,这就属于问题严重了。

谢子安占了一卦,得了一个吉,便就觉得这张弹劾折子十之八九是要留中不发了。

事实也是如此。

隆庆帝在听李顺念完弹劾奏折后就笑了:“不学无术?这御史台百十号人倒是有学问,怎么这些年也没给朕做个马掌出来?”

李顺闻言便就提朱笔代批了个叉,放到了留中的匣子里。

谢子安可不知道宫里的事,他得等到腊月二十三朝廷封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平安。

所以饶是心知无碍,等真见到显荣,谢子安还是不能免俗地问了一回。

对于谢子安的问话,显荣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说了一遍——从李满囤每回见面都要让谢尚讲《华容道》一直到府城抄书匠堵门卖书全讲了。

谢子安闻言更安心了——这话本是红枣给他爹写的,这便就占了个孝字,而一般人但凡占上了孝义,那基本上除了《大庆律》里列出来的死罪,其他都不算事。

果然,隆庆帝在听李顺说了莫非的密报后笑道:“我先还疑惑谢翰林的儿媳妇,一个十岁才出头的小姑娘干啥要写武将话本?原来她是为她爹写的,这就情有可原了。”

“《二十四孝》里老莱子年过七十还彩衣娱亲。谢子安这个儿媳妇为了让她爹开心,投其所好夸大其词编点神叨故事也是人之常情。”

“难得的是编的还不错,比一般市面上的都强……”

“而谢翰林的儿子必是感他媳妇的孝心,方才只考据,没修改……”

隆庆帝以自己的脑补完善了《赤壁大战话本》的缘起,对此,李顺能说啥,只能把这看作是隆庆帝对于谢子安儿子儿媳妇人品的定性,用作往后行事的借鉴了——谁让隆庆帝是金口玉言,而且还不是头回说谢子安儿子媳妇孝顺了!

说尽了兴,隆庆帝方才问道:“谢翰林这回过寿都请了哪些人收了哪些礼?”

李顺道:“回万岁爷,谢翰林这次办寿请了三天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titan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