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和的声音响起一片。
桑充国皱了皱眉毛,这时候他冷静许多,当下平静的问道:“你说是不实之辞,这篇报道中的语气表达得相当的巧妙,他也没有说官府定案了。你能指出报道中哪几句话不实吗?”
那个人顿时语塞。众人无言地传阅着这份报道,发现的确是写得无懈可击。只怕连他们都写不出这样“完美”的报道。
程颢叹了口气,轻轻地说道:“这报道不会是王圣美写的,他没有这本事。”
桑充国和欧阳发都是一怔,两人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程颢的言外之意了。
桑充国脑子忽然想起自己几个月前,在白水潭对石越说过的话:“子明,我会永远站在你身边,帮助你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言尤在耳,那是自己对石越有过的承诺!
石越现在的困境,桑充国并非全然不知,这个时候再刊发一份报道,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何措辞,总之难免严重打击石越在士林与民间的声誉,而且沈括和孙固,身上的冤曲只怕更加洗不清了。
“这篇报道不能发。”在桑充国的心中和耳边,同时响起这句话。
“这篇报道不能发。”程颢坚定的重复了一遍,“《汴京新闻》不应当沦为官场互相倾轧的工具!哪怕有再大的压力,我们也应当有这个原则。”
欧阳发皱了一下眉头,他随着父亲宦海沉浮,什么样的黑暗都见过,所以身为当时最负盛名的宗师的长子,他却不愿意参加科举,博取功名,而是去学习天文地理各方面的知识,只想着做学问来终老自己的一身。自从白水潭学院创办不久,他仰慕石越的学问,就到了白水潭学院,一面是学生,一面是助讲。现在又被桑充国的理想所感动,毅然帮助他来创办《汴京新闻》。以他的嗅觉,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件事背后存在危险,所以才暂缓回家,留下来帮助桑充国做完这个决断。
“程先生,长卿,诸位,我以为无论我们找什么理由,这篇报道,我们都不能不发!”欧阳发知道这是自己担当责任的时候,见众人把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他继续朗声说道,“我主张刊发这篇报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为了信念;我们创办《汴京新闻》的初衷,是为了公正的报道每一件事情,如石山长在《三代之治》中描绘的那样的,用报纸来使贪官污吏惧,来使乱臣贼子惧,我们代表的是民意,是公理,是清流,我们站在民间来制衡政府,来影响政府,正义是我们惟一的依靠,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原因,我们不能失去这个原则,否则终有一天,《汴京新闻》就会变质,与它初创的理念最终背道而驰……”
“第二,石山长曾经说过,报纸都是有立场的。我们《汴京新闻》也是有立场的,但是我们的立场并不是说我们是石山长的私人工具,我们不会是任何人的私人工具,我们的立场,是我们坚持的理念,这个理念,是报道真相。如果因为对石山长或者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不利的新闻,我们就不报道了,那么我们就背叛了这个理念。《汴京新闻》现在面临着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