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叶连连点头:“我明白了,谢谢方总指点。”
方年起身看了眼温叶,做了个手势:“走了,下班。”
…………
离开办公室,三人在福庆大厦前坐上辉腾回往南楼小区,温叶很主动的让谷雨开车。
路上,方年感慨道:“上半年的时间过得太快,什么都没准备好;
本来早就想要温秘你去京城了,但申城这边没有落实到位,实在是安排不开;
原本我还想着在今年年底让前沿校园俱乐部在全国重点大学落地扎根、平稳运转;
现在想来实在太乐观,落地容易,扎根太难。”
说完,方年语气里有些唏嘘。
在没人搭理的上个周末,也就是前两天,方年做了一份大范围内的中长期规划。
其中前沿校园俱乐部是核心重点之一。
它的落地扎根是很重要的一环。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显然的有问题。
闻言,温叶略有困惑地问:“方总,您对前沿校园俱乐部的重视程度好像过分高了;
这个事项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全是资金投入,眼瞅着就要近亿了吧,但目前来说,几乎没有产出;
有投资一些小的创业项目,直接失败本钱都没回收的有,还在磕磕绊绊的也有;
目前来说结果最好的还是吴伏城的,虽然创业失败了,但项目创意换回来了一笔款项,收回了成本还略有盈利。”
方年目光望着窗外,嘴上回答了一句:“因为校园俱乐部是事业的根基,下半年还有别的计划,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温叶哦了声,没再多问。
方年也知道温叶说得很客气。
申请了创业的成员,几乎全员失败,多数是赔了钱的。
这也是为什么同济的陈明桥没有马上着手创业,而是先去大公司工作。
因为失败太多,经验共享,跃跃欲试的成员们忽然就老实了许多,好处是这部分成员几乎都成了校园俱乐部骨干。
方年是懒得管他们是出于愧疚还是什么,有贡献就好。
唯一一个磕磕绊绊的是年前那个拿到10万元奖金的大三团队,叫什么名字方年想不起来了。
有进展,不过创业这事情不是给钱就能干起来。
所以只能称之为磕磕绊绊。
就已知的信息来说,方年认为必然会失败。
反倒是方年首次正经天使投,给了创意,投五十万,又借了五十万的毕方云计算,目前运转很顺利。
张瑞跟张新亮只花了一周时间就解决了资金门槛的问题。
而且还同步完成了公司注册、办公室租赁的问题。
几乎是所有款项到账后,公司就正式运转了起来。
不过严格来说应该算是工作室,因为几乎全员均为研发工程师,组织架构很混乱。
陈清慧也很懂事的没有加入,听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