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他只能靠嘴巴,却拿不出自己不是凶手的证据。
而对于刘推官来说,证据确实很足。
一来,尸体在刘根家的后院发现。
二来,尸体的包裹被刘根藏了起来。
三来,刘根畏罪潜逃。
这些都是证据。
一般来说,这三条命中,基本只能说明那人就是你杀的。
当然实际上在闻人升看来,在一个封建社会里,推官能做到这一步来说,已经非常非常不错了。
至少是他没有像现实世界里的,封建时代,随便找个无辜者来抵罪。
尸体埋在刘根家的后院,又偷偷占人家的银子,还想冒名顶替。
三条都占了,怎么说他也不是无辜的。
就算不是他杀的人,也至少要判个10年20年的。
当然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没有所谓的有期徒刑。
不会将你长期监禁在大牢里,除非你是钦犯。
一般都是匆匆判决,然后赶紧流放,发配,或者去城墙做苦役。
没有蹲在牢房里白吃饭的好事。
现在判成个斩监侯,其实也差不多了。
碰到皇上大赦的话,可能就死不了。
而皇上大赦的时候,还真不少。
哎,可以说这个刘推官已经是仁至义尽。
当然,闻人升知道这并不是刘推官仁慈。
而是他要考虑到案件频发,也有可能误杀。
如果他太过于昏庸鲁莽了,他也活不了太长时间,就会被人报复而死。
而现在他把三条证据公布出去,至少那个刘根的父亲,还有他的亲戚都会认为刘根有罪的,罪有应得。
不会进行报复。
也不会搞出什么半夜下毒,路上设陷阱的手段……
于是,很快刘推官相关文书就一路向上发。
先发到省里,省里的按察使看过之后,他扫了一下。
“嗯,证据确凿,但犯人不认可?”
“行啊,这个这个老刘和总是这样。”
“证据明明有了,犯人不招,多来几次大刑,还有不认的吗?”
旁边他一个副手开口说道:“刘推官向来为人谨慎,不愿意用刑逼供。”
“他恐怕也是担心刑讯逼供,然后逼出冤案,最后有人来报复。”
“然后再把他给杀了吧?”
“哼哼,如此胆小,如何成事啊?”
按察使摇头道。
然后他在文书上面画了一个圆圈,很圆的那种,堪比圆规所做。
代表同意。
如果是三角就是不同意。
如果是红叉,那就是非常不满意,直接批驳回去重新审理。
副手心中腹诽:【您倒是不胆小,但是您从来都不会自己亲自下令杀人,都是把文书上交。】
然后这个文书又被送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