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不是喧闹的大街,却比大街更热闹。
多是来看热闹的,人多了,少不了七嘴八舌。
“听说,皇帝有两个倾国倾城的女儿。”
“这俺知道,是那昭阳公主和昭月公主。”
“老朽还听说,大公主习武,小公主学文。”
“嗯,正巧配文武状元。”
还是那个老神棍,说话时,一脸高深莫测。
这话,少有人反驳,观历朝历代,公主配状元,常有的事儿,做了驸马,便是皇帝的女婿,妥妥的鲤鱼跃龙门哪!
别说,当代皇帝真有这个打算。
只不过,至今都还未下圣旨罢了。
下与不下,都无所谓的。
只要女儿看得上,纵是狗,也得给其绑回来。
提及女儿,他老人家揉眉心的姿势,颇为无奈。
无论学文还是习武,他那俩宝贝疙瘩,都是异常高傲的主。
考了状元就想做驸马?
那得问问闺女同不同意。
没办法,谁让他是个疼孩子的好皇帝呢?
只要女儿不点头,他这做爹的,绝不强求。
“该嫁人了。”
皇帝不急,太监也不急。
急的是皇后,催婚如催命。
..........。
阿嚏!
临上考场打喷嚏,可不是个好兆头。
如赵公子,还未进场,便喷嚏声不断。
他这,还算是好的,怯场的考生,浑身都在打哆嗦,更有甚者,入了考场,便已跑了十几趟茅房了。
“爹,愿你在天有灵。”
赵云坐下时,有这么一声喃语。
笔墨纸砚皆已备好,就等试题了。
...........。
兲,也不知哪个王八犊子出的考卷,只此一字。
诸多考生见了,好一会都没晃过神儿来,这是试题?
莫说他们,连饱读诗书的赵云见了,也嘴角直扯。
咱就说,那么多优美词句,非要整的这般清奇吗?
“王八...出题之人,莫不是属乌龟的。”
乡试的考生,集体问候了某人的十八辈祖宗。
俺们寒窗苦读,好不容熬出头,跑这赞美王八?
赞,纵是再上火,该赞还得赞哪!
看,不少人已提笔蘸墨,龙飞凤舞。
其中,不乏走后门来的草包,歪歪扭扭的在试卷上,写了一串优美的文字:王八,一个脑袋四条腿儿。
见之,监考官都被逗乐了。
草包年年头,今年...特别多。
...........。
“这娃子,心性不错。”
待巡视到赵云这,监考官满意的点了点头。
且不说这位考生文采如何,书法端的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