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鞑靼入侵时屡败蒙古人,累功封爵。
这些功劳比起戚继光的战绩,其实并不算什么,在爵位珍贵的大明朝,刘聚之所以能封爵,除了夺门之变这个天大功劳,最重要的是他有个厉害的叔父!
刘聚是御马监太监刘永诚的从子,这位刘太监十二岁入宫,多次扈从明成祖北征漠北,皆任偏将。
明宣宗朝,刘太监协助宣德皇帝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又统兵征讨兀良哈,大有斩获。
后来他也参加了夺门之变,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六帝,在政坛摸爬滚打了七十余年,政敌和战友都死光了,他却屹立不倒。
这老太监享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也掌了一辈子的实权,史称“内官之久典兵而无过者”,与郑和齐名,世人分称二人为郑三宝、刘马儿。
以后大明朝很多太监都对刘永诚的事迹艳羡不已,以至于误称他为刘马侯,视之为太监封侯的先例。
有这两位打基础,宁晋伯一脉的关系网非常的庞大,历经百年而不衰。
说完,这位管事再度语重心长的说道:“公子,”实话跟您说吧,不止以往的勋贵,就算是新进权贵,内阁首辅杨阁老,也要给宁晋伯家三分面子!”
朱慈烺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似乎这才明白宁晋伯家的厉害。
管事心中自得,若非我今日提点,只怕此人不知道被那位刘公子折磨成样子,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他殊不知,正是他此番言论,彻底激起了朱慈烺的好奇心,想试试这宁晋伯家究竟是什么玩意,竟让百姓如此畏惧?
朱慈烺拉着徐晨芸的手,道:“楼下的这些字画没有品鉴的必要,跟我上楼上看看吧。”
虽不愿得罪勋贵,但徐晨芸也并非怕事之人。
天下脚下,首善之地,勋贵就不遵王法吗?
她不知道,不光这南京城是天子脚下,这金玉阁的地板更是实打实的被天子踩在脚底,她明明是带着王法在乱逛......
看这对年轻男女往楼上去,管事微微一怔,赶忙上前阻止道:“这位公子,我也是为你们好。”
他表面客气,心中却暗忖:这谁家的孩子啊,这般不懂事!
“多谢掌柜的!”朱慈烺一抱拳,道:“不过在下也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管事下意识的问道:“何事?”
朱慈烺淡淡道:“你所说的内阁首辅杨阁老,他见到我的时候,应该会给我七分薄面!”
说完,他拉着惊愕的徐晨芸往楼上走去。
这管事饶是信佛,也被眼前这位狂妄的小伙子给激怒了,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从未见过如此狂妄之人!
内阁首辅杨阁老给你七分薄面,你当你是谁呀?皇帝吗?
莫名其妙!
管事心中微怒,已经下定决心,哪怕等会这小子被刘公子打死,自己也不会再多事!大不了停两天生意!
太狂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