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拔岳的人马,正在河东的某个地方修筑城池!
河东原本被尔朱荣控制,但是控制程度很是薄弱,因为当地世家大族势力极为强大,延绵数百年不倒,根深蒂固。尔朱荣麾下没有治理的人才,在当地的统治形同虚设。
高欢派兵将河东的尔朱荣军赶走后,同样因为投鼠忌器,不敢对当地大族怎么样,毕竟,尔朱荣的兵马还在晋阳一带活动。
如今,关中贺拔岳出兵在河东建城,这个事情吧,说大不大,一座城而已,还是新修的那种只有军事功能的城池,其实能做的很有限。
可这件事说小也不小,不可等闲视之。在没有弄明白对方的战略意图之前,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问题的核心之在于:这座城是修在什么地方?
高欢麾下,亦是有河东出身的人,于是高欢下令,有熟悉河东事务者,可来霸府献策,商讨大事。
贺拔岳大军在河道修城的事情不是什么军事机密,一时间邺城朝堂内外便已经是街知巷闻。然而,去找高欢献策的人,说得都是不明所以。
古代没有卫星、没有飞机,山川地理是一门很大也很深奥的学问。哪怕是官府的地图,也只会标注出城池,最多有河流。
那些隘口之类的,地图上根本看不出来。
高岳等人并不熟悉河东地理,到了那边之后,也只是发现韦孝宽带着人在修城,但是那个地方,并不是在平阳城的控制之中!
他们也不知道贺拔岳到底想干什么。贸然出兵,若是敌军举国来攻,反杀到平阳怎么办?
高岳办事求稳,他亦是想知道高欢的真实想法,在得到确定的命令之后,才会决定要如何去处置这件事。
决不会傻乎乎的出兵。
正在高欢困惑于关中贺拔岳的举动,一筹莫展的时候。霸府之中抄写文书的一个记室,跑到高欢这边献策。
书房里,高欢眯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十多岁的青年,自己居然不记得对方叫什么名字!
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霸府中抄写文书的地方,绝对是藏龙卧虎。崔季舒就是从那边出来的,所以高欢也不敢贸然小看此人。
“伱叫什么名字?”
高欢沉声问道。
“在下唐邕,字道和,晋阳人士,熟悉河东地理。”
唐邕不卑不亢的对高欢行了一礼。
“嗯,你说说看,关中那边的人到河东修城,到底怎么回事?”
高欢十分公式化的问道,这个问题他在之前已经问过很多次,老实说,早已经麻了。
“回高王,贺拔岳的意图很简单,就是阻挡我军入主河东,将河东乃至关中和平阳之间的联系切断!”
唐邕平静的说道,这番话虽然不多,他却早已斟酌过无数次。
高欢霍然起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高王,贺拔岳在此地筑城,其志不在小,用心非常险恶。”
看到高欢没有表态,唐邕又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