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哈哈一笑,露出些许真假难辨的调侃。
“叔同究竟悟到了什么,孤是真不知道。本来以为荀君与他亦师亦臣,多少能了解一些,现在才知道你也不知道。既然如此,不妨将他暂且搁在一旁,各自说说心中所想,互相印证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投契之处。若是相去太远,话不投机,那也没必要多费唇舌。荀君,你说呢?”
荀彧默默地点点头。该来的终究要来,孙策虽然想尽快解决万金坊的事,但他毕竟掌握着主动权,毋须着急。他则不然,如果应答不能让孙策满意,今天怕是要白跑一趟。
荀彧想到了多年前与张纮在洛阳见面的情景,暗自苦笑。莫非这就是我的宿命?
“荀君对新政如何看?”
荀彧端起案上已经凉了的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他在平舆数月,亲眼见识了豫州实施的情况,比起当初在关中凭借文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要回答孙策的问题并不难。但他有一点犹豫,他对新政并不完全赞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打算孙策召见时与他探讨一番,若是孙策不喜,他亦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为由,婉拒孙策的邀请。
可如今情况有变,他身负汝颍人的委托,不能那么随性,那些对新政的异见还要不要说,还能不能说?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显然不是一个好时机。
见荀彧犹豫,孙策也不急,叫过一旁的凌统,吩咐了几句,凌统应了一声,转身下楼去了。孙策靠在凭几上,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荀彧,等着他开口。
过了好一会儿,荀彧做出了决定,一声轻叹。“大王,恕彧直言,今日来拜见大王,本非彧之本意,实乃受人所托,为救人而来。患得患失,心思不定,并不适合坐而论道。若有失言,还请大王海涵。”
孙策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并没有礼节性的做出什么承诺,以便荀彧放心直言。荀彧心中不安,却也没说什么,反复权衡后,他觉得还是直抒己见比较好。一来他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二来他也不觉得自己能够敷衍孙策,若是被识破,反而不美。
“大王新政之得,在务实。大王新政之失,亦在务实。”荀彧不紧不慢的开了口,原本还有些忐忑,这句话一出口,他的心境迅速平静下来,恍然窗外的湖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青天明月,尽在一览。“本朝自光武中兴以来,崇尚儒术,又重谶纬之学,颁图书于天下,奖励气节,故有处士清议,党人连横,士人皆高尚名声,却不务实学,枉有三万太学之士,不能为国效力,反与朝廷相左,终于酿成两次党锢之祸。大王重实学,建诸堂,使学者既能以学问立身,又能有利于国民,故能屯田致谷,精练器用,百战百胜而霸关东。重根本,弃枝末,不尚虚名,去儒门之弊,此新政之所得,大王之所胜也。”
孙策面色不变,静静地看着荀彧,看不出半丝喜色。荀彧看在眼中,暗自称赞之余,又有一丝庆幸。孙策并非好名之人,心境坚忍,不是那种能被几句夸赞说动的人。若是虚辞敷衍,只会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