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孺公,我看这草案,好似没什么问题啊。”
范纯粹闻言凛然,这部草案翻开来到处都是权臣的影子,根本就没有给皇帝留下立足之地,眼没瞎就不会看不出来。
“哪里没有问题?!”范纯粹阴沉的反问。
那议员一看范纯粹的脸色,不由得嗫嗫喏喏起来:“这……这法案也只是要设立皇储,以防变乱。文正公在世时,不也曾上表请仁宗立太子嘛。”
他说了几句,话语渐渐流畅起来,变得理直气壮,“若有此法,储位早定,文正公当年又何须心忧。”
连自家老父都被扯进来,范纯粹脸色更加难看得厉害。
这本草案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排定继承顺位,将皇子,皇孙,乃至宗亲,派定继位的顺序,从第一号继承人排到第五百号。死一个,下面一个顶上,多一个,就往后顺延,只论嫡庶长幼,血脉远近,不论贤愚。
有此继位顺序,什么太子不太子的,都无所谓了。顺位第一的继承人,天然的就是皇储。皇储贤与不肖,一切无关紧要。皇帝的意见也同样无足轻重,即使偏爱小儿子,也改变不了必须让嫡长子继位的规矩。
正如前日那韩党议员所说,‘议会制定法案,都堂实行条贯。至于皇帝,垂拱而治,别捣乱。’
捣乱?!呵,被供到了桌案上,被当做木雕泥胎的塑像,想捣乱也捣乱不了啊!
有此法在,的确不须忧心天家承继动摇国本,但随意操持天子,视君如无物,如此明显的问题,还说没有问题?
“不然。”这时江公望在旁说话,“这问题可不小。”
“何以见得?”那议员反问。
“令曾叔祖景仁公昔年为仁宗太子事,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之白。”
江公望冲那议员笑了一下,笑得他皱起了眉。
议员姓范名呈,表字原甫,成都府人。在成都府旁的怀安军选了议员出来,乃是蜀地赫赫有名的范氏子弟。旧日以清正闻名朝野的范镇范景仁,便是其族中尊长。
范镇最有名的两件事,一是在王安石初秉政时,反对新法最为不遗余力,二是在仁宗立储事上,言行最为激切。不过自熙宁之后他就被赶出朝堂,直到致仕也没能回京。如今作为只比文彦博小一岁的人瑞,以耄耋之龄,骂起王安石、章惇和韩冈来,据说依然中气十足。
“敢问原甫,”江公望道:“忠文公当时是请立太子,还是直接在章疏中说,当以十三团练为太子?”
范呈被江公望堵了一口气在肚子里,范纯粹则微微点头,但江公望随后的话,却又让他表情僵住,“不过,这里面,也有些话有点道理。”
江公望压着草案一页,指着一段话说,“这话说得我觉得挺在理:万一天子不豫,一纸遗诏出于宫中,幼庶子接位,我等臣僚该谏诤,还是跪领遗诏?”
他点了点书页上的文字,“太祖本有子,昭宪太后设金匮之盟一事真伪不说,本就是老太太做下的糊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