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家老宅就在汉中,汉中望族,人手也罢,别的也罢,都便当得很呢。”
荀先生接着道。
“嗯!”韩统领露出丝丝笑意,他也是这么想的。
韩大郎闷声听着,心情不怎么好。
栾家是商户,有钱没人,他爹驻守剑门关第二年,栾家拐了好几个弯搭上荀先生,又搭上他们家,去年又送了个闺女到二公子妻舅黄参议身边做了小妾,他一向瞧不上栾家,可这会儿,却觉得栾家十分可怜。
“我亲自走一趟,这事儿不容有失,再说,栾家一门商户,看到现在,也是个只会做生意的,这事儿,要是没人指点,只怕他们办不成。”
荀先生接着低低道。
韩统领沉默片刻,无奈道:“也只能先生走这一趟了,先生多加小心,一要顾全自己,二来,别露出行踪。”
“将军放心。”荀先生笑着站起来,“这事儿宜早不宜迟,我这就回去收拾收拾,下午就动身。”
“好。”韩统领站起来,往外送荀先生。
韩大郎垂头跟在后面,跟着送到院门口,站在他爹身后,看着荀先生走远了,长揖送走他爹,垂着头往府里回去。
韩大郎媳妇鲍大奶奶正在挑小银锞的式样,快过中秋了,这些年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过年过节的讲究越来越多了不说,往来放赏,给小孩子见面礼这些,也都是小银锞子了,各家这小银锞子的式样,也讲究的不得了,要吉利,还要时兴。
看到韩大郎进来,鲍大奶奶吩咐丫头沏了茶,看着韩大郎笑道:
“你过来帮我看看,今年这式样多的不得了。
这些都是京城那边过来的时新样儿,你瞧瞧好看不?
你看看这一对儿,这是一对儿一对儿打出来送人的,说是为了贺荣安王妃和荣安王爷大婚的时候,特意做出来的式样,你瞧瞧,精致的不得了,真是好看。”
韩大郎歪在榻上,看着愉快的挑着银锞子式样的鲍大奶奶,只想叹气。
鲍大奶奶是个利落人,很快挑好了几个样式,定了数量,净了手过来,看着神情郁郁的韩大郎,忙关切道:“怎么啦?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韩大郎闷声答了句,片刻,看着鲍大奶奶皱眉道:“你弟弟说要避到成都府,启程了没有?”
鲍大奶奶一个怔神,随即斜了眼韩大郎道:“当初要避,现在还避什么?那位王妃和王爷,不是都快到汉中了?”
“嗯,在汉中府也好。”韩大郎垂眼喝茶。
“没在汉中府,在棉县的庄子里呢,昨天不是刚送来几车山货,我记得跟你说过。还有阿娘,也在棉县庄子里,说要过了中秋再回汉中。”
鲍大奶奶说着话,欠身端了碟子栗子糕过来。
“这是用昨天送来的栗子做的,知道你喜欢吃栗子,几车山货里,就栗子最多。”
韩大郎看着放到他面前的栗子糕,呆了片刻,抬眼看向鲍大奶奶道:“你打发个妥当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