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乡位于一座丘陵之上,地势较高,共有三条路通向乡邑,山南水北为阳,位于南边的山阳亭只是其一条。另外两条靠北的道路上,赵无恤也各安置了一个亭舍,但这两个亭的亭吏、亭卒,就没有成抟那么幸运了。
两支各有五百余的“盗寇”在傍晚时掩杀过来,亭卒们虽然事先发觉,但还来不及向山上通风告急,就被斩尽杀绝。
“盗寇”们留下一些接应的人驻守亭舍,便朝山上的缓坡继续进发,此时,天色已黑。
从古至今,夜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知道为何,不少人夜里都看不清楚眼前的东西,被称为“雀蒙眼”。而且夜黑心慌,兵卒容易受惊,若是训练不足,有个异样动静就要出乱子,掉队更是稀松平常。
真正的群盗那边,只是用来填沟壑和吸引注意力的,不用讲究那么多。看不清的拉着能看清的衣角走,甚至直接拴上绳子,到了开战时自然会点火照明。
但范、行两家作为主攻力量,所以士卒一定不能有雀蒙眼,必须成为可靠的战力,所以这各自一旅的族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分别为一百弓手,一百甲士,八百徒卒。
半个时辰后,两旅“盗寇”又在半山腰汇合了,从这里到乡邑,已经不足两里。
同样曾在数月前来周边打探过的向导凑过来道:“范子,前面就是成乡了。”
范嘉立于战车上眺望,已经能模糊看见一条黑线似的乡墙,只要攻破了那矮矮的墙垣,就能毁掉赵无恤苦心经营的一切!
这一路过来,范嘉倒是好地将赵无恤的老巢看了个遍。
成乡的确很贫瘠,缓坡的路边长满了灌木和枸杞、荆棘。但田地阡陌却被治理得十分规整,由一条条新开挖的沟渠连接,里面是清澈流淌的溪水。
数月前种下的夏粟已经结满了穗子,在夜风里发出了沙沙的声响。只待过上几天,就能收割入仓。那些如同长龙的神秘木制器械,就是传的水车,架在田亩和溪水之间。它们的构造起范嘉盗取的石磨,可复杂了不止一倍。
所以,范嘉也不由得有些诧异,这赵无恤,究竟藏了多少机巧异之物。也不知道制作瓷器的,又是怎样的流程?
范嘉之所以约合行黑肱,亲自帅兵前来,除了想获得那利润数十倍的瓷器秘方外,还因为他已经收到了祖父范鞅从朝歌传回的信件。
上面了许多事情,其对范嘉的嘱咐,就是要他配合行氏行动。若是能弄清楚赵鞅是否真的死了,让赵氏大乱,则最好不过,而祖父。在朝歌、邯郸一带,似乎还有其他的行动。
所以范嘉才大动干戈,希望以绝对优势攻破成乡。一旦这个乡被占,下宫通往北方长子、皋狼、晋阳的路径就被阻断,大队人马必须绕道才行,赵氏肯定会慌成一团。
今夜下宫若是不救,则成乡不保,若是来救,范、行也有后手。一旦下宫空虚,他们的家司马自然会帅兵突袭。一举而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自从城濮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