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李靖的谋反的传闻,一直都在朝堂中流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李靖兵锋太盛,一旦叛乱恐怕无人能够抗衡。
而这一次高甑生上报李靖为了二人攻击党项部落而处罚他们的事情,这种偏向异族的行为,的确是触犯了朝堂那根敏感的神经。
“陛下,高李二人的确是违反了军令,李将军处罚二人并无不妥之处。”秦琼躬身道。
“不错,军令如山,我军远征本就是困难重重,高李二人为冒领军功,不惜违背军令,本应处罚!”尉迟恭出声道。
不少武将也纷纷附和道,纷纷痛斥高李二人的丧心病狂的行为。
之前出言的御史低头顿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众多武将纷纷为李靖辩解,且不知正好中计,声援李靖的人越多,李靖的出境就越危险。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说道:“诸位爱卿认为此事如何处理。”
一时之间,满朝寂静。
“此事既然高刺史上告,朝廷自然要查明验证,也好还李将军清白!”房玄龄无奈道,他乃是百官之首,这个时候自然要他来出面。
“微臣附议!”长孙无忌附和道。
“臣等附议!”
众臣纷纷附和道。
“既然如此,大理寺卿……”李世民正准备下令,突然一个侍卫直接进入太极殿内。
“启禀陛下,前线八百里急报!”侍卫大声道。
自从西征开始之后,李世民早已经下令,但凡西征的事物,皆可直接上报太极殿任何人不得阻拦。
众臣心中一紧,八百里加急只有发生战事的时候,才会使用,如今伏允已经伏诛,吐谷浑已经平定,怎么还会有战事,莫非高甑生所告之事为真!
李世民眼神一缩,伸手一招,庞德立即将急报接过递到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打开一看,看到急报的内容顿时脸色一松,一封急报李世民足足看了一刻钟。
“不知前线有何战事?”房玄龄在百官的示意下,试探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将手中的急报交给百官传阅道:“诸位拓跋部落已经平定,拓跋赤辞不日将会到达京城。”
“当真?”
房玄龄和百官争相传阅急报。
“国家利益为重!”
“任何胆敢向大唐挥刀之人皆为敌人!”
“原谅拓跋赤辞是陛下之事,我等的任务就是送拓跋赤辞见陛下!”
……………………
八百里加急中,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话语顿时激起了整个朝堂的骄傲。
“国家利益!”
李世民越是品味这句话,越是觉得意味深长,此四个字恐怕可以作为大唐日后的行事标准。
武将们也是不禁傲然、激情满怀,当年东突厥向我大唐挥刀,东突厥灭亡颉利可汗被俘虏进入京城,那动人的胡旋舞舞姿至今让人念念不忘。
吐谷浑胆敢向大唐挥刀,伏允的人头正在送往大唐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