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说得那么勉强,心里却比郭明翰更急。回到项目办公室,她马上找来几名属下,安排他们去联系会安本地的无业游民,准备把声势造大,同时再花钱联系一些记者,无论如何也要把负面报道发出来。下属们各自回去办事之后,朱菊兰关上办公室的门,打了一串长途电话,找到自己在上层的一些“关系户”,让他们帮着吹吹风,至少抗衡一下装备公司可能找到的助力。
又过了两天,其他一些报纸上的报道终于刊发出来了,各家发的内容程度有所差异,有些如南导一样锋芒毕露,针针见血,有些则云山雾罩,看着像是说了一点什么,认真读下去又什么也没有。没办法,记者爱钱不假,但他们也珍惜自己的饭碗。如果总编对这件事情不积极,记者也不可能发什么重磅文章,只能打个擦边球,算是对南导的精神支持了。
配合着这些纸面媒体,网络上的炒作又掀起了一轮高潮。各种匪夷所思的传言闹闹烘烘,弄得会安人心惶惶,不少政府官员都跑到郭明翰那里去求证,问极限基地是不是像网络上说的那样可怕,政府是不是应当对基地采取极端措施。
官员都被忽悠瘸了,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倒也不是没有头脑冷静的人,这些人搬出了有关的证据来证明媒体上的报告是偏颇的,作为一家机械企业,极限基地再怎么污染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程度。但这些人很快就被斥为政府派出的“洗地狗”,偶尔有几个被人肉搜索出来的倒霉蛋,家里还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士的臭鸡蛋攻击,据说是让这些人尝尝环境污染的滋味。
网络上的喧嚣很自然地便发展到了线下,在一些兰苑地产雇佣的无业混混煽动下,大批市民开始涌向市政府和极限基地,要求基地立即停产,即刻迁出会安。各种段子和漫画在网上开始流行起来,其中往往都少不了“极毒基地”这四个字。基地运输原材料和成品的汽车也遭到了环保人士的拦截,基地打电话报警,警察姗姗来迟,到现场不疼不痒地说几句就走了,丝毫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思。
在这股风潮之中,也有相反的力量。阮福根就是一个力挺极限基地的人。他和其他一些当地民营装备企业的老板一道,对自己的员工以及亲戚朋友进行解释,说明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有人煽动,极限制造基地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他还亲自前往基地去面见了王根基,表示自己愿意做一切事情来帮助基地摆脱目前的麻烦,哪怕是王根基让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嗯嗯,当然,前提是赴汤蹈火的那天不要下雨,不要刮风,没有沙尘暴,太阳比较和煦……
“这种事情,冯总肯定能够摆平的,哪里需要我们来帮什么忙。”阮福根从基地出来的时候,低声地向自己的接班人梁辰解释道,“咱们是本地企业,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咱们怎么能够和大家对着干呢?再说,市里的态度明显是不利于基地的,咱们如果做得太过头了,得罪了市里,也不好办。”
王根基根本就没把阮福根的示好放在心上。他从京城出来之前,与冯啸辰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能够从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