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
“看来,你们对甲骨文和金文有所误解了。所谓的甲骨文,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刻在甲壳、骨头上面的文字。而金文,通常指青铜器上的铭文。
当然了,也确实有先后之分,甲骨文在前,金文在后。可是,商朝和周朝,都有甲骨文和金文的存在。只不过,因为到了周朝,青铜器发展比商朝更好,青铜器更多,金文自然也就更多,使用更频繁。”胡杨说道。
真要说两种文字形态上和笔划上的区别,倒也是有的。
从文字的进化程度看,甲骨文象形味重,字形繁复,而金文则比较简单,此外,甲骨文象形字的笔画随意增省,异体特多,而金文则比较一致。
从使用工具上看,甲骨文用刀契刻在龟甲和动物的骨头上,笔画很细,不可能出现墨团类的肥笔,需要填实的部分一般都改用勾廓。同时,转折也很难圆转自如,一般都重新起笔,写成方折的形体。
而金文主要是用范模浇铸的,因此即使笔画写得很细,浇铸出来也会成倍地变粗,并且出现肥笔,转折处也过渡圆浑,不带棱角,结体浑厚,而刻字因两端有进刀和收刀,所以线条比较尖细。
“至于夏朝的文字,暂时还没有发现。夏朝的遗址发现了不少,但没有挖掘出夏朝相关的文字,暂时算是考古界的一个遗憾。”胡杨补充道。
“会不会夏朝没有文字?那就奇怪,没有文字记载,后人又是怎么知道有这么一个朝代呢?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有人忍不住询问道。
胡杨解释:“尽管还没发现夏朝的文字,但种种迹象表明,夏朝是有文字的,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已。
文字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既然商朝有甲骨文,而且已经比较成熟。那么,在她之前,就肯定有更加原始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绝对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
另外,在夏朝之前,我们发现龙山时代已出现一些陶器符号,具有明显的文字特征,有的还已被释读。
既然如此,夏朝处于这两个时代的中间,不可能前后都有文字,反而中间的没有了。”
至于大家知道夏朝的一些历史,除了从遗址上的一些发现,最主要的还是商朝、周朝的文字都记录了这么一个朝代的存在。
就像清朝,它就算再怎么不喜欢明朝,但他不可能完全抹去明朝的痕迹吧?它的史书,肯定还会有很多关于明朝的记载,尽管很多可能都是抹黑的。
胡杨清理了一下,发现这是一件类似钟的青铜器,中间是空的。
不仅仅是表面刻满了铭文,就连内壁上也有很多文字,估计有好几百字。如此多铭文的青铜器,胡杨也暗自吃惊。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国宝,无论被什么博物馆收录,都会立即成为镇馆之宝,哪怕是故宫博物院。
但这种文物,考古价值、研究价值,比收藏价值要高很多。
实际上,这种东西,私人不太好收藏。上面的铭文,记载的信息,对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