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也亏不了太多。
可是对一些重点项目来说,初期投资一定是越多越好。早期投资越多,占有的股份就越多,等项目成功了,估值越来越高了,想要获得股份所需要的资金就会急剧增加。
比如,辛诺夫斯基的方案是投资500万美元,双方各占一半,股份平分。
辛诺夫斯基持股投资250万美元,持股50%;周不器投资250万美元,持股50%。
这么点钱肯定不够用,就需要不断地融资才行。
等公司估值达到20亿美元了,稀释10%的股份就可以获得2亿美元。到时候,就是辛诺夫斯基出资250万美元持股45%,周不器投资250万美元持股45%,新投资方出资2亿美元获得10%的股份。
这就不对了。
周不器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
他又不缺钱。
将来融资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进行投入,以个人名义或者紫微星国际的名义。花2亿美元获得10%的股份,再加上初期的45%,一共55%。
相当于总投入2亿零250万美元,才获得55%的股份。
这就太划不来了。
要是按照周不器的方案,他出资1亿美元,就可以获得50%的股份。而先期总投入2亿美元,这笔钱想花完可不容易,几乎就不需要融资了。
如果真的要融资,可能就是直接IPO上市了。
就不用持续不断地进行融资去稀释股份了。
不过,钱和股份的事情都是小事。
最重要的是人心。
辛诺夫斯基是微软的核心高管,在微软工作了二十多年,身家不菲,他根本就不缺钱。要是只让他出资250万美元……这点钱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没了,也就没了。
要是让他出资1亿美元就不同了,辛诺夫斯基又不是什么顶级的大富豪,资产不少,可是现金根本拿不出来。
想筹到1亿美元,他要么就是得卖掉微软的股票,要么就得去贷款。
这就美滋滋了。
压力给到了他,他想不努力都不行,就会全心全意地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创业公司里。这么多钱投进来,他想后悔都不行。
1亿美元对周不器来说不算什么,可这样一笔钱,足以把辛诺夫斯基给捆绑住了。
……
辛诺夫斯基似乎有些优柔寡断。
也可能是跟周大老板接触的时间太少,对他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太习惯,需要慢慢地去消化。
等到了紫微云的子公司EverZoom,他就一下兴奋起来了。
让周不器都有点莫名其妙。
一问他原因,他说这里都是年轻人,跟这样一批年轻人在一起工作,才会更有动力,工作起来才会更有创造力。
然后,辛诺夫斯基就有点“忘乎所以”了,跟几个年轻人聊SaaS的在线协作的产品理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