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的事情拖着,也不知道老爹打算怎么办?是自己的亲儿子重要?还是养了十几年的……女儿比较重要?
不过很奇怪,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很快北山都知道傅家的破事了,这次居然没有风声传出来,刘英没有糟蹋老四的名声,太意外了。
哦,明白了。刘英不是担心老四的名声,是担心自己的女儿的名声,女儿的名声一旦坏了,就卖不上一个好价格了。
刘英还指望傅学霜嫁到镇上去了,打算好好赚一笔彩礼呢!
难怪呢?
都是精明的人啊。
傅学华接到李大庄的口信,今天要来傅学华家里开会,相互商量一下,生产互助组秋收的一些事情。
开会?
开什么会?
开会不是领导干的事情吗?
我们都是种田的汉子,有什么需要开会解决的吗?
傅学华没办法了,既然李大庄要来,自己总不能还去开荒吧,虽然开荒的工作一直没有停,可是秋收的事情更加重要。
一会的功夫,李大庄带着李国达和李国雄过来了,舒大强带着于秀和舒明成过来了,傅大河也过来了,余小琴带着大女儿梅淑华过来了,静兰带着大女儿傅淼过来了。
傅学华有点奇怪,今天是生产互助组商量秋收的事情,怎么余小琴也过来了?难道她也是和自己一个生产互助组吗?
李大庄是生产互助组的组长,主动开口说道:“上面要求成立生产互助组,整个北山有八组互助组,我们是第三生产互助组,大家都是乡亲,相互都认识,以后我们就是一个生产互助组的组员,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生产互助组是什么意思,以后大家基本算是一家人了?”
……上面说得好,自愿成立,结果呢?
整个北山所有家庭,必须自愿成立生产互助组。
怎么成了一家人?
这个一家人好像有点多啊?
李大庄继续说道:“按照上面要求,生产互助组是以田地入股的方式,劳动工具共享,牲口共享的方式,大家一起劳动,算是小集体的一种,粮食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我们大家的口粮,所以这次秋收,我们大家都要重视。”
说到田地入股的方式来分粮食,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要说田地入股的方式,以土地的数量来看,最占便宜的是舒大强,谁让他的田地最多呢,水田和旱地加起来,有30多亩呢?
最吃亏的应该是傅学华,谁让他的田地最少呢,一亩水田,六亩旱地,只有舒家的五分之一。
但是要是以田地的产量来看的话,最占便宜就是傅大河,因为傅大河都是下等田和旱地,产量要低于别人的一大截,甚至一半都不到。
以产量来看,最吃亏的是静兰,八亩上等水田,都是高产优质的上等水田,一亩的产量,抵得上傅大河的两亩还多。
其实很吃亏的还有傅学华,傅学华虽然是旱地,可是产量高,比别人家的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