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躁动(三)(2 / 3)

军方的积极性吗?这个操作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幼稚!”

毫不留情的呵斥出口,杨士奇教诲道:“你以为这是内阁在夺权吗,这是中央在集权。是陛下在净化军权,让军队彻底的成为国家军队,而不在烙印上某一个拥有所谓军功、威望的将军的名字。

为什么这次五军府闹得那么大,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打了几十年的仗,对这个国家有功劳,应该伸手向这个国家索取他们应得的回报。

而实际上,真正为这个国家付出最宝贵东西的,已经没有机会在开口向国家索要什么了,因为那些人付出的是生命!

陛下这次一定会借这个机会将属于勋贵阶级的利益全部剥离,而后分散到全军每一名士兵的头上,军权也将会高度的集中到陛下手里。

那些个元帅将军在战场上一战歼敌几十万,真认为自己神勇无敌了?那是三军卖命加上炮火之利取得的战果,不是他们自己一把刀砍出来的。

否定他们的成绩,实际上在肯定基层官兵的功劳,是牺牲一小部分将心换取全军的军心,将来在为将的,一定是纯粹的干净的军人,而不是一个满脑子私利作祟,总惦记能否利用手中军权为自己及家族牟取到私利的弄权军中老虎。”

每一个时代总有不同的选择,如果眼下的大明没有犀利的火炮和枪械,还是冷兵器的时代,那么一个出色的元帅当然很重要。

就好比穿越之初,朱允炆为了这个国家当然要迁就朱棣,宽恕朱棣曾有的反心反意。

————

而到了今朝,一个名将依旧重要,但已经不再是不可或缺的那种了。

李云龙带着独立团拿着轻重机枪,三千人干韩信三十万大军能取全胜,谁都知道李云龙一定赢。

但谁会说李云龙是一个比韩信更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是因为时代的进步,所以朱允炆要开始着手净化军队的思想。

马大军班师的时候,朱允炆已经释放了这个信号。

他没有出城几十里的去接,没有大排宴席的去款待,更没有明发诏书的去夸耀。

只是一个任命的敕封,让一部分人知道,马大军做了新任的总参谋长罢了。

逐渐降低军人在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好事绝不是坏事。

朱允炆只是在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军人干涉政治的风险,绝不是说去打压军人的地位,搞重文抑武。

普通官兵的饷银、补贴、伙食、战功封赏一年比一年高,当兵固然苦,也比做工种地挣得多,一样是在厚待。

“武官搞政治哪里是陛下的对手?他们总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殊不知,当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要用他们所自以为是的手段来捍卫他们理所应当的权力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众叛亲离。

不是陛下自绝于军方,而是他们自绝于全国军人了!因为他们恬不知耻的将所有军人浴血奋战的功劳拢于自身,豪言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天道对他们的恩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titan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