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现场就给了定金。
虽说买的人多了,这养殖之法就会变成公开的秘密,可是李绍这边有专人上门指导啊!
有些东西哪怕在纸上写得明明白白,到了实践过程中还是会有诸多棘手问题,所以李绍要是真心要带大伙一起发财的话,他们还是很愿意掏钱给李绍的。
李绍不慌不忙地让人收下一笔笔定金,很有些宠辱不惊的味道。
等李绍这边散场回到家,李家老祖宗把他喊了过去,问他这法子从哪得来的,怎么没听他提起过。
这样一门生意,要是能交给家里来经营绝对不止赚现在这么一点!
李绍老实说道:“这不是我的生意,是我苏贤弟的生意,我只是跟着苏贤弟赚点小钱而已。”他坐下给他祖母讲起苏辂的主要目的,赚钱只是顺便的,苏辂是想借白蜡推他哥苏不欺一把,让苏不欺可以借由这个踏板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从长期来讲,蜀地多这么一门生意,对他们蜀人来说也是一件大有益处的事。
他们蜀地多的是山,许多山头要是能利用起来,大伙肯定得多赚不少钱!
大伙手头有钱了,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聪明的人不会把钱放在手里,肯定会花出去或者投出去,不管是花是投都会让蜀地越来越富庶!
何况白蜡多了,蜀地蜡烛价钱也就便宜了,到时他们蜀人可以夜夜点烛读书,相当于比别处多了不少时间!到时他们蜀人不仅钱多了,书也读多了,何愁兴旺不起来!
所以,他们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要适当地让利于人,尽量把蛋糕做到最大!
李绍这些话,都是从苏辂的信中读到的,他自己看信的时候看得热血沸腾,说出来时眼神和语气自然也带上几分炙热。
李家祖母听完李绍这番话,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当初见到苏家那小子,她便知道对方是个人精,现在看见孙子这模样,她更加确定这个判断。
瞧瞧,即便相隔千里,苏家那小子还是能靠着一纸书信把她孙子忽悠成这样,只差没捋起袖子投身于建设蜀地的伟大事业之中!
在苏辂这番布局之中,赚钱确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好在李绍这傻小子怎么也算是占了先机,勉强喝到了第一口汤。
这个苏辂,以后肯定不一般!
既然如此,李家祖母也没再多管,摆摆手让李绍好好歇着去。
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准像李绍这么傻乎乎的,以后反而傻人有傻福,能跟着苏辂混出大造化!
李绍屁颠屁颠地回到自家院子,叫人点起了灯,认认真真地提笔给苏辂写信,向苏辂汇报白蜡生产进展,顺便给苏辂送去两箱子最大最好的蜡烛。
今年试点大获成功,明年白蜡园肯定遍地开花!
这封信送到开封的时候,开封已经迎来第一场雪。
苏家上下正严阵以待,等着吕家人将嫁妆送过来。
按照习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