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舍两难(3 / 6)

外敌。

平心而论,来自后世的徐子先最多是鄙视李开明的能力不足,比如未能好好经营地盘,设官置吏,巩固后方,然后选将任贤,打造训练军队,多造铠甲兵器,重视东胡大敌,而不是只将大魏朝廷盯在眼里不放。

若其做到这些,在中原击败朝廷主力后并不着急北上,破坏北方还算完整的边防,而是下江陵,得江南重要财赋地和政治文教中心,再下两浙福建,尽得东南,云贵贫苦之地可暂且不理,再下两广,四川,与关中之地连在一处,做到这些事,无非也就是两年的功夫,大魏在北方应该尚可支持,就算撑不住,也是把大魏残余的兵力来消耗入侵的东胡,对李开明来说是一得两便的好事。

李开明原本是有机会做到这样的事,当时的南方亦无强大势力,只有福建的赵王父子,守宅的鼠辈罢了。

其两年之后,挟整个南方,关中之力,那时候从陕北至河东,淮上至山东,皖北至中原,多路北伐,一举灭魏不在话下,大魏的残余力量沿长城边镇驻守,很可能直接望风而降,可供其直接编管接受,若将长城边线的重要军镇堡垒等防御体系接收,固守边关,纵使东胡孤注一掷举族前来,了不起在北方打成烂仗,东胡不能得到沿边防御的支持,其后勤不可能靠抢掠来满足,超过一定时限就只能退兵。

而新兴之朝,可以整军顿武,枕戈以待,可能立国初时的几年李开明需要防守,几年之后,几十万新锐大军沿边主动出击都不在话下,甚至可以开关而出,直扑旧锦州,营州旧地,恢复汉唐旧疆,根本毫无困难。

彼时的东胡,将是兵困民乏,信心大挫,又无中原汉奸新附军的支持,仅凭其国力和兵力,几次激战打下来,其就要亡族了。

大好局面,若徐子先主导定是如此执行,不急不徐,不给敌人任何机会。

李开明的失误就是两条,一条是过于依靠乡党,不肯信用南人,包括荆北和荆南投附的大量部下。

这导致其部下管军级别的大将,几乎全部是秦凤路人,他们渴欲早日打回北方,打入关中,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这些人却是不曾想过,若是大业失败,他们早早回到家乡,不过是连累宗族亲人,致使地方遭难,简直就是害人害已!

再有一条,其始终未得读书人和士绅的承认,草莽出身,经营不善,以致士绅和读书人始终不与其合作,这也是其未用水磨功夫治理地方,治政手段相当粗疏所致。

这两条,徐子先都不会犯相同类似的错误。

前世之时,身为宗室国侯,徐子先对纵横诸路,灭亡大魏的李开明当然是万分痛恨。

若无此人,大魏纵有北伐之败,仍可苟延残喘,东胡损失也大,且战争潜力远在大魏之下,再僵持十几二十年,东胡可能就会陷入衰败。

这也是游牧和渔猎民族的惯例,兴起也快,攻击极锐,但不能持久。

不过现在的徐子先对李开明等辈也有了一些理解和宽容,甚至这种宽容还在对赵王之上。赵王等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titan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