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销量达到了3万册,周二的销量达到了3万5千册,但到了周三周四,反而逆势上涨到了3万9千册和4万千册。
一般来讲,期刊已经发布,往往都是周一最高,然后在逐日下降的。但《四月青年》的这一期,却凭借着秋原悠人作品的口碑,一路开始了“逆袭”,反而在后面逐渐发力。
参加会议的大城利香、粟津秀树等编辑,脸上一个个都可以看出兴奋的表情——毕竟这段时间以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才财力,终于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而之前一直反对把秋原悠人作为宣传重点的河本俊右,这个时候反而不说话。《四月青年》凭借着秋原悠人作品而销量爆发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他之前判断的错误。
大城利香坐在主位,环顾了一眼众人,然后叫来粟津秀树,让他汇报了其他竞争对手最近一周的成绩。
粟津秀树收到指示,分发起了文件,同时叙述起来。
景繁社的《文学之春》,在这段时间被抢占了不少大学附近的渠道,销量下降不少。但对方也立刻做出了反制,加大与各个学校图书馆和学生会的合作,所以销量没有跌出20万册(之前的销量是21万册),目前排在第三。
漫谈社的《东京文艺》,这段时间稳扎稳打,继续保持大量的书评版面宣传。除此外,因为有濑户玉枝与中田启斗两名招牌作家的连载作品,所以杂志还是有非常多的忠实读者拥护,销量比之前更进一步,达到了26万册,排在了第二。
东映社的《东京青年》,因为有一部作品宣告连载结束,所以流失一部分读者群体。但毕竟读者基数在那里,而且还有些读者对新连载感兴趣,所以销量还是有29万册,保持着第一的位置。
至于漫谈社的《新小说》,粟津秀树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了……这本期刊在没有招牌作家和宣传资源后,现在连炮灰都算不上了。
汇报完毕后,粟津秀树又拿出一份统计课送来的报表,讲道:“根据统计课那边的重新估算,截止至下周一,《四月青年》的本周销量估计会达到19万册。”
听到这个数字,会议室里众人的表情微妙起来。
19万册,这个数字离《文学之春》的上周销量好像只差1万册。
话说回来,统计课的预估也不定都是准确,或许还要高那么一点呢?!
那样的话,这次的《四月青年》,就能超过《文学之春》了!
大城利香干咳一声,然后表情严肃了起来。
“我等等会去找一下三桥专务,看看能不能额外加大一下宣传,我认为只要在努力一下,说不定我们这一周的销量就能超过《文学之春》!”
“……各位知道吗,这次为了能够发行这个专刊,秋原老师一周就完成了后面数周的稿件,花费了极大的时间精力!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以松懈吗?!”
“当然是不能!”
大城利香站了起来,然后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