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下不为例(4 / 5)

用买单。

上个月米勒来羊城,和天元集团签订了那些医疗器械未来三年内在两个洲的独家代理协议,他们已经有了意愿做这样的软文。

接受采访,距离文章刊登还有一段时间,柳青也不着急。

对于海外市场,当初的苏毅都没有多大的信心,在那方面有过一些投资,赔了不少,最后生存下来的做海外贸易的企业,也就那么几家,还赚不到多少钱。

柳青这个咸鱼,更加缺乏信心。

虽然在他的建议下做医疗器械方面的投资,在海外赚了大钱,不过那属于意外,不具备可复制性。

进军海外,只要想一下自己旗下的那些企业,就知道可能性不大。

也就是那几个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靠着成本优势和先发优势,赚到了一笔,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优势,基本上都属于海外淘汰了的产能。

人家现在不自己做,主要还是成本太高,做出来了也没有办法和华夏的产品竞争。

要是在华夏投资开厂,从立项到审批,再到建设生产,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也许还没有等到他们生产出来,疫情都已经消失了。

这几家能够出海的企业,赚得也是疫情的钱,疫情一消失,就没得赚了。

所以,柳青对海外的声誉,没有太大的兴趣。

对于那样的采访,他有一些高兴,但不是特别的高兴。

心中还有些提防,怕人家断章取义,篡改他的意思,给他制造麻烦。

采访过程还是挺愉快的,人家并没有刁难他,提的一些问题都给了他极其充分的吹牛的空间,简直比一个专业的捧哏演员都要优秀。

柳青虽然不怎么在意自己在海外的声誉,可是他也知道,在国内,能够接受海外权威媒体的采访,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特别是在一些中老年企业家心目中,那是格外的牛逼。

——那可是海外媒体啊!

所以,接受完采访之后,柳青跟采访他的记者以及助理合了影,然后将照片发到了朋友圈,淡淡的表示:

“今天接受了《**周刊》的采访,阐述了一下我对疫情下的经济的看法,整个过程很愉快。”

就这么一条朋友圈,收到了一百多条点赞。

里面颇有一些身价过亿的人。

柳青的朋友圈扩展了几次,现在他微信好友列表里面的主要群体,已经从当初的保安、搬砖人替换成了现在的企业家、富豪。

他好友列表里面的那些有钱人,所有财富加在一起,甚至都比得上国内一座一线城市一年的gdp。

就那个层次的人物,能够接受全球知名商业期刊采访的,也寥寥无几。

柳青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

秦昆也看到了这一条朋友圈,问了一下大概的发表时间,最快也在一个月后,不由得有一些遗憾。

——如果现在就能够发表,还可以把这一条列入到柳青的成就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titan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