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想要比拼超一线城市那是不可能的,陆飞再怎么牛逼也不可能把一个城市拉动成为超一线。
商住房的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这个钱给温城炒房团来赚,还不如自己去赚,顺带解决沈为民头疼的问题。
不过陆飞也知道,这是一个长周期的运作。
阜城市有三十六所高中学校,小学初中就不说了,几百所。
这个年头的小学不像后来有多大,小学基本上是一个村一所,里头也没多少人,一个村能有多少户人家?上了五百户就已经是大村子了。
陆飞首先要做的要先砍掉一些学校,让一些孩子没学上。
这个做法是有点丧良心的,因为他的做法一定会引起很多家长的痛骂,孩子在当地没学上,一定要跑其他地方上学,一个孩子拖一家,这不是说笑。
这么一来,没条件的会就近原则去其他村上学,有条件的就会考虑进城了,这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都说商人是吸血鬼,这个话说的没错,以前陆飞也这样认为,但随着他的格局变化,他也逐渐明白了商人存在的意义。
后来为什么政府大力扶持房地产商?你要考虑局势的整体策略与方向。
所以,存在即合理!
当然,这需要从长计议,他得跟郑源清聊聊教育的布局。
陆飞不认识郑源清,只知道他是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局长,兼任阜源大学的校长。
阜城市的大学也就那么几所,但阜源大学在江省也排的上号,其他的排的就远了。
从沈为民嘴里说出来的郑源清似乎没那么好说话,不过陆飞能理解,老一辈的高级知识分子嘛,古板是肯定的。
这个头沈为民不肯出,陆飞估计沈为民自己猜测也拿这个老局长没办法,虽然他是市里一把手,但很多话他是不合适说的,如果沈为民说出大实话,估计老局长能把沈为民骂得狗血喷头。
别说陆飞,就连沈为民也是老局长的晚辈。
“飞哥,咱们不是要搞药厂么,来教育局干啥?”
来到教育局门口,陆飞叹了口气,现在的教育局有多寒酸,就几个破砖烂瓦,连个像样的楼都没有,里面就是一排的瓦屋。
陆飞苦笑一声,教育工作者是真的穷。
他记得,这个年头的中学教师,工资估计也就五六百块钱,混在局里的人估计也不遑多让,甚至比教师惨。
因为教师在下面,心思稍微动摇一点的人还能收点外快,但在局里,有个正直的局长在那压着,估计不敢搞什么飞机的。
“哎,能干啥,想办法卖房子呗。”陆飞下了车,有点无奈:“药厂交给董伟弄就行了。你飞哥啊,就是个苦逼的命,明明看不惯那帮孙子,还要想办法给他们赚钱。”
涛子愣了愣说:“为啥啊?”
陆飞无奈道:“因为咱们的沈大书记坐不住了,不过,我也是为了赚钱罢了。”
“咱们赚钱为什么带着他们啊?”涛子不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