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梁氏脉诊法(2 / 3)

……

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前三种都是有可能出现虚假症状的。

有时候,明明是寒证,但是人家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热证。甚至连舌象有些时候都不是那么准确,唯一准确不骗人的就是脉诊。

这就是黑夜中的一座灯塔,助你破开重重迷雾的一把利刃。

孙思邈曾云: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哉?

《内经》也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所以真正的临床高手,都是以脉诊为根本的,然后参考其他几诊的结论,相互印证,四诊合参,辩证论治。

吴鞠通曾云:“四诊之法,唯脉最难,亦为脉最可凭也。”

脉诊是最难掌握的,但也是中医诊断之法里面最核心的依据。

而梁老就是一个不用病家开口,就知病情根由的真中医。

能学习大名鼎鼎的梁氏脉诊法,尽管是基础,但许阳的内心也还是很激动的。

梁老开始教授许阳诊脉,他先让许阳在工具人身上诊治一番,一上手,梁老就忍不住摇头:“你的基础太差了。”

许阳露出了一丝尴尬之色,他脉诊基础是在学校里打的,那能有啥基础。后来在系统里的那些年跟着钱老慢慢学习,脉诊也渐渐掌握了。

到现在来说,治病勉强能用,四诊合参之下,也极少会误诊,凭的不是自己指下功夫的高超,而是自己足够谨慎和细心。

不过就他这两下子,在不用病家开口,就知来龙去脉的梁老面前,就显得很不够瞧了。

梁老微微一笑,宽慰道:“不用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基础可以慢慢打。梁氏脉诊法,没有别的秘密,唯一的秘密就是基础。”

“你的基础打的能有多牢,你将来脉诊的成就就能有多高。这里有最得天独厚的环境,希望你能耐得住寂寞,能静的下心来。”

“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吧,《难经》云: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

“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

“要想学脉诊,必须要从学沾豆子开始,指下的力度只要控制准确,诊断脉象的时候心中就有数了。”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一呼一吸之间,脉行六寸。只要你有足够精准的指力,再学会判断计算呼吸脉行之法,诊一个周天下来,患者身上有何疾病,自然指下显然,心中有数。所以诊脉需要细致,可不能像有些医生那样粗粗诊完脉象就好了。粗粗诊完,自然用时很短,可要细致了,时间就长了。”

“说来简单,做起来可相当不易。梁氏脉诊法,是以《难经》脉诊法为依据的。你记住,千万不要轻视古中医的四大经典,因为那才是中医真正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titan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