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几处剧烈燃烧痕迹,考虑到此地没有任何建筑,这很可能是敌人在利用空袭或者定时装置销毁无线电引导设备。”
这个推论没毛病,空袭都是有目的的,一座光秃秃的小山没理由成为目标,除非上面留有重要线索,在场的人没有出声,继续听取汇报。
罗永英停顿了几秒,清脆的轻声再次响起:“随后,我们对护送慰问团的队伍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涉及人员643名,包括作战部队、敌工部和延长县的地方同志。
重点是第一次来驻地且达到驻地后,有机会单独行动、外出的人员,据我们分析,敌人应当是在这个时间段内,与同伙接头由外部获得了引导设备。
其随身携带设备的可能性很小,原因有二,一是容易暴露,二,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无线电引导技术处于起步阶段,重量和体积必然较大,不易隐藏。
但达到驻地后部队进行了休整,许多人离开营区无法证明自己的行踪,能够完全排除嫌疑的不过134人,剩下的509人需要进一步调查,工作量很大。”
汇报结束,罗永英合上案卷,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等待命令,有种说不出的飒爽英姿。
李副部长放下笔抬手让她坐下,转头看向左重几人:“徐组长,那几个日本俘虏,清醒后多次试图自杀,态度很强硬。
我们的纪律不允许刑讯逼供,故而从这方面查找日谍的希望不大,情况大概就是这样,诸位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未开战前,日本人的情报网便被贵方屡次破坏,可见你们是有办法的,在对付日谍上,我们要向你们学刁啊。”
学刁?或许吧。
地下党确实善于吸取敌人的长处,但若是如此,开个座谈会就够了,为何要将他们请到社会部。
左重猜测着对方的真实意图,嘴上谦虚了一句:“李先生过誉了,大家互相学刁,徐某觉得罗同志的分析很准确,日谍确实不可能随身携带无线电导航设备。
甄别过程也没有问题,只是有一点,如果日谍隐藏在军中,身份应当不会太低,否则行动会很不方便,贵部纪律严明,普通战士想要离开营地,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吧?
即使对方是地方人员,也不好经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必然会引起怀疑,这也是我们以往破获日谍案件得出的经验,你们三个也说说。”
说了两句后,他又招呼归有光、邬春阳和徐恩增发言,这种事很敏感,不能光他一个人说话。
归有光首先摇摇头,徐恩增也紧闭嘴巴,一个是确实没有想法,一个是不想跟地下党扯上关系。
邬春阳发现冷场,于是举起手:“还有一点,日本人的生活刁惯与我们不同,长时间集体生活,难免会露出破绽,日谍不可能想不到。
罗小姐,贵方是否可以询问嫌疑人的身边人,从这方面找突破口,假若最后没有结果,可以将调查方向放在那些单身并拥有单独宿舍的人身上。
最重要的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