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四战之地,同样也是中原各诸侯国之间平衡最后的一根支柱。
在华中之国被灭后…战汉末期彻底进入了群雄乱战,民不聊生浮尸千里的混乱局面。
在这之后的五国乱华导致整个中华文明元气大伤要花上百年的时间才逐渐恢复过来。
所以秦镇该怎么重写这段历史,在绝境之中将自己的国家给救活?
直白一点秦镇可以直接写邓载这货行军走到一半吃饭噎死了,或者直接病死在了行军途中,反正怎么死得惨怎么来。
可真要这样乱写那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后世的史学家看见秦镇写‘载率军而行,至路半,食猝。’,也就是邓载跑到半路被噎死了,怕不是会直接把秦镇的尸体从棺材板里抓出来抓着衣领问‘你写的是个什么鬼东西?’
翻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真假假,秦镇要写的内容至少要有一半是真的,能让后世的史学家看了之后吵起来的那种。
所以秦镇将目光放在了江城大火这一历史事件上。
三本史料都提及了江城大火一事。
但就只有《战汉志》详细记载了邓载率大军烧毁江城,华中之国灭亡的前后经过,而且这一部份的记载是陈曦的弟弟陈珉所写的。
他在写到这里时已经降了远魏,所以《战汉志》的后半本就有很多尊魏贬华的部份。
特别是华哀王也就是自己,陈珉就差点没指着鼻子骂秦镇‘昏庸无能,活该亡国了’。
而前半本由陈曦所写的《战汉志》就是尊华贬魏。
虽流传于后世的版本可能被他的弟弟陈珉改过,但在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陈曦对华昭烈王的崇拜,对后主华哀王的叹息。
而《史记》《后秦书》对江城大火的记载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
就写了邓载率军进入了江城,然后江城内就燃起了大火。
至于火是谁放的,为什么而放就根本没有任何记载。
这就给了秦镇极大的操作空间!
因为秦镇在想如果告诉后世江城的这场大火…是自己放的呢?
秦镇这么写不是单纯为了反转历史,而是真的有战略考虑在里面。
首先邓载这次进军华中之国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因为远魏还在和另外一国交战,另外一个国家不会眼睁睁的看华中之国就这样被攻下。
所以邓载必须在另一个国家的援军到来前,攻陷华中之国的首都。
从前线的战报来看,邓载所用的策略就是强行军加上急攻,攻下一城后让后部军队占领,自己率领大军直取华中首都。
而这一强行军会严重影响将士们的士气,因此邓载放出话来,一旦攻下华中首都江城,城中财物,女婢任由手下将领劫掠,一概不顾多问。
华中本就是中原富饶之地,一旦攻下任意劫掠的承诺确实成功刺激了大部份将士的士气。
这一战法注定邓载军在攻陷华中之城后,大军会开始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