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应?真这么厉害?”有村民看到长幡上写的字,顿时有些蠢蠢欲动。
“别信,那是无尘观的道士,他这有求必应可没那么简单。”有知晓林千钧名号的人立时阻止了他。
“兄台此话何解?”
“这道士为人应愿,需得请愿之人付出对应的代价才行。”
“那这算什么有求必应?”
“诶,这话倒也不全对,因为这道士要的,乃是那虚无缥缈的愿力。”
“愿力?”
“心有所愿,自然会诞生愿力,此愿在心中积攒的时间越长,实现之时,产生的愿力便越大。”林千钧迈步上前,看向众人道:“不知诸位可有心愿?”
他的忽然到来让这些人都有点惊讶,但随后都反应过来,本着尊重出家人的原因,一一执礼。
“我想成为多鱼镇最有钱的人行不行?”一个人大着胆子问道。
“此愿超出阁下的愿力支付范畴,故此贫道无法实现这个心愿。”林千钧摇了摇头道。
“那我能实现什么愿望?”那人疑惑道。
“价值两个铜板的愿望,都可以。”林千钧笑了笑,直接说道。
“好,那我要两个铜板。”那人直接回答道。
话落,一道因果线从那人身上与林千钧链接,林千钧笑了笑,让李御从空间戒指中取出两个铜板递给了那人。
因果线上,一缕微不足道的愿力从那人身上传输到了林千钧身上,因果线也在之后随之而断。
旁边的人见林千钧真的掏钱实现人心愿,于是纷纷上前,欲要占这个便宜。
林千钧来者不拒,慷慨解囊购买这些人的愿力。
如此行为,要是被正统的佛修见到,肯定要大骂邪道。
但林千钧却不以为意。
愿力,说白了就是人对某件事的执念之力。
执念越强,这股力量也就积蓄得越多。
而一旦心愿实现,这股执念的力量就会在瞬间得到提纯然后化作愿力。
如果没有人收集愿力,这东西就会随着人的心愿实现而自然消散。
愿力的修行者,本质上就是收集这种愿力的修士。
林千钧此前所获得的《菩提宏愿经》就是一种收集愿力的修行之法。
而且这玩意儿不只是收集他人的愿力,还能收集自己的愿力。
修行此法,便可以通过给自己定下宏愿,然后在实现宏愿的过程中源源不绝的获取愿力。
比如神话传说中的某位菩萨,其定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宏愿,于是他便能在镇守地狱,度化地府阴魂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愿力。
这种宏愿对修行愿力的佛修来说,算是最狠的一种了。
因为成佛是佛修最大的心愿,而立下这种心愿,几乎等于放弃成佛。
无大毅力,大恒心,大智慧,大执着者,是绝对不可能立下这种宏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