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来:“从记事起,贫僧接触的东西是佛经、佛珠、木鱼还有香烛等物。四岁开始,每日清晨醒来,会跟着师父一块儿做早课,晚间就跟着做晚课。其他时候,师父时常会为贫僧诵读佛经,讲解佛经里面的意思。”
衡玉问:“那时候你能听懂?”四岁就能理解清楚晦涩的佛经,这是生而知之吗。
了悟轻轻摇头:“当然听不懂,只是师父想借此来培养弟子的向佛之心罢了。”
等到他再大些,开始修炼、开始敲木鱼、开始礼佛……
这种宁静而平和的日子,用言语描述出来可能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但那几十年里,了悟从未觉得有过一丝一毫的枯燥。
他比常人耐得住寂寞,比常人更心思通透。他能够当上‘佛门之光’,从来都不是只靠着体内那根与生俱来的佛骨。
慢慢地,衡玉从他的话中品出了一个词——享受。
他是真的很享受那种平静的时光。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培养出他这般温和透彻的性子。
作者有话要说:衡玉:他会日日带我赴极乐的。
春秋:年轻真好(bushi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