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的高位挡拆战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为高位挡拆本来就是未来比较常见的一种战术。
可是,菲奇没有结合时代背景和凯尔特人的人员储备来启动这项战术。
看了伯德一个赛季的比赛,来自四十年后的路易经常会把他和约基奇放在一起。
约基奇具备的能力,伯德全部都有。
相比约基奇,他的进攻火力更凶猛。
那掘金是如何围绕约基奇进攻的?答案就是一个长时间在高位拿球做球策动全局的控锋。
这与菲奇的高位挡拆进攻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菲奇完全不给伯德高位做球的机会,也没有这个概念,纯粹是让后卫利用挡拆撕开76人的防守来制造空位。
而且,要实现这个战术,需要将伯德定义为一个位置模糊的摇摆前锋,他可以是三号位,也可以是四号位,本来这也是伯德的特点。
问题还是菲奇,他不接受这种概念。
路易不管他,他要自己先摸索。
如果真的将伯德定位为控锋,那么他必然需要一到两个能够拆开拉扯空间的中远距离射手。这种硬性配置很奢侈,不像未来的掘金动不动拉开5-out站位。
80年代初的球员技术储备不可能那么打,规则也不合适。
所以路易的调整就是拥有两个能够分站两翼的射手,一个敏捷,来去如风的持球突击者,最好具备上佳的球商和伯德配合,再来个机动性迅捷的内线——最好是可以换防到小前锋这个级别的运动型内线,以补足伯德机动性弱,防不了快速前锋的毛病。
如果以此为框架,其实凯尔特人的人员配置上,已经初现雏形。
伯德是个位置模糊的双向前锋,他能三能四,这一点和塞德里克·马克斯韦尔很像。
兰比尔虽然不是运动型内线,但短期内凯尔特人无法补足这方面的短板,考虑到他在进攻端的价值和防守端凶狠好斗的作风,他无疑是一枚长期的棋子。未来应该考虑将马克斯韦尔升级为能够利用机动性来弥补伯德和兰比尔的先天不足的运动型内线。
伯德和兰比尔的护筐能力虽然都受到运动能力的影响难以改善,但舍去这一项,伯德曾三次入选二防,兰比尔的篮板、垃圾话、小动作、不择手段的求胜心理和领先时代的三分射程,都很符合路易的需求。
兰比尔未来能够拉开投三分这一项,让路易脑补出他和伯德挡拆,一个运球突,一个外弹投的景象——多美啊?
另一个射手也已就位:约翰·朗。
他的三分还不是很稳,但在80年代,能达到35%以上,就是一个可用的射手。
也就是说,按照路易所设想的体系,凯尔特人的人员储备已经有七分齐整。
如果能增加一位运动能力强悍的内线,便能成为防守端缺少短板,机动性出色,战术丰富的多样性球队。
若是增加一位类似于贾马尔·穆雷那样的持球突击手,或许他们的进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