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力,为海州和盖州营造时间。
他把济尔哈朗布置在西线,没想到是东线出事了,他太高估守卫辽南的八旗军了,也误判了明军的意图,这个锅是怎么也甩不掉的。
病榻上的皇太极甚至已经听到城外天武军猖獗的叫阵声。
......
数日后,捷报送到了京师,明军收复海州、耀州、盖州三地,一时间北京城震动。
崇祯皇帝十分得意,一些懂得察言观色的大臣们立刻上表,为皇帝大唱赞歌。
崇祯照单全收,笑着将这些歌功颂德的奏本一本一本的看完,就在他自得之时,王承恩轻手轻脚的走近,低声道:“皇爷,太子殿下又催粮饷了.......”
崇祯接过奏本,重复看了几遍,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合上奏本,道:“召集大臣在文华殿议事。”
文华殿中,一群老东西齐聚。
“臣薛国观,恭喜圣上,贺喜圣上,天佑我大明……”
薛国观反应最快,率先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其他大臣也跟着有样学样跪倒了一片,口中颂扬皇帝圣明仁德,英明神武。
“爱卿们不必如此多礼!”崇祯欣喜着挥手让几位老臣起身。
看着几个老东西纷纷从地面上爬起來,崇祯收起了笑容,道:“今日召大家来,主要是商议一下前线粮草的事情。”
“这......”
几位大臣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人出来搭话。
崇祯看向户部尚书李待问,道:“数月来,前线接连大捷,为何粮草越来越少了?”
头发须白的李待问出班道:“启禀陛下,今年兵灾旱灾不断,战事不断,各省的粮价翻了数翻,国库现在已经一文钱都没有了,辽东战事的军饷户部是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啊。”
没有银子?那还怎么打仗?没有粮草军饷战士们在战场上还能拼命吗?
崇祯面色逐渐变的阴沉可怖,到了现在连一向能言的杨嗣昌都没了话说,他可以制定方略,但是却变不出银子来。
一时间,大殿静到了极点,刚才还争得歌功颂德的重臣们竟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对策来。
“说话啊,怎么不说话了?刚刚不是以辽东大捷为荣,一个个赞扬的挺欢吗?”
崇祯陡然一指李待问道:“江南的粮饷呢?”
李待问哽咽道,:“江南的粮价每日都在提高,似乎有奸商囤粮,不止江南,北直隶和山西的粮价涨得更快.......”
说完,李待问重重的跪倒在地,以头叩地,泪流满面道“老臣有罪,老臣有罪啊!”
“啪!”
崇祯右掌狠狠的拍在御案上,喝道:“一帮奸商蛀虫!”
江南和山西那些商人,哪个不是富可敌国?国家困难时让他们一个个捐些款就像要命一样,可他们那个不是丧心病狂的吸着大明的血?
崇祯暗暗发誓,战后一定要把那群商人好好的整治一番,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