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士狐疑的观察着袁朗,穿着蓝色的长袍,跟个教书先生似的,身上似乎也没有携带武器。
那些读书人好像都这么穿。
不过小战士还是没有放下警惕心,观察了周围见到确实没有别人,也不存在别人偷袭的可能。
这才完全放下了心。
“同志,我是海外归来的华侨,听说你们八路军是抗日的武装,特地不远千里的前来投奔。
你们是哪一个部分的,首长是谁,能带我去见见吗?”
袁朗把编好的腹稿拿了出来,为了博取信任他可是煞费苦心。
甚至明知道眼前这些人是新一团李云龙的部下,还要装作不知道。
毕竟,你一个海外华侨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部队的番号,长官都是军事机密,要是什么都清楚,那说不定是间谍。
小战士收起枪,认真的打量起面前这个人。
个子高高瘦瘦,剑眉星目,阳光照下来几乎闪着光的浓发,面庞白皙光滑,一看就不是劳动人民。
对了,这跟前些日子来暂住了两天的大学生差不多。
不,应该是比那个大学生还有范儿。
“你等等,我去找我们排长。”
小战士觉得眼前的人气度不凡,说话也掷地有声,说不定是真的来投奔。
“二狗子,什么事儿?”
后面的阵地上走过来一个人,腰间别这一把王八盒子,生牛皮袋上插着一排稀疏的子弹。
“连长。”小战士稍愣了一下,连忙把眼前这个青年刚刚说的话,简略的复述了一遍。
“华侨,爱国青年?”
连长对后一个词儿并不陌生,爱国青年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汇演募捐一系列行动,他通过边区报纸也有所了解。
而且这两年,有不少爱国青年,在八路军的宣传下,肯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不远万里的赶来延安,加入八路军抗战。
连长对于这些人是有一些好感的。
可华侨又是什么?
袁朗不得不解释了一下自己海外华人的身份,并再次阐明了自己的想法:
“连长同志,听说八路军抗日缺乏武器弹药,我们海外华侨同胞,凑钱购买了一批武器弹药。
我作为代表,携带了一批来找你们八路军建立联系。却误打误撞的卷入了这场战争。
如果你们是八路军的正规武装力量,我是否见见你们的首长,谈谈这批弹药捐赠的问题。”
连长这回听懂了,来送武器弹药的呗!
那指定没问题啊!
众所周知,八路军什么都缺,尤其武器弹药尤为缺乏。
别说跟中央军比了,就是地方上的杂牌也比他们装备好。
武器弹药不足,打仗时腰杆子就不硬,面对火力充沛的小鬼子,就得拿人命去填。
“东西呢,你们带来的武器弹药在哪里?”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