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学堂中,十几个胡家子弟不知所措地看着正在忙碌的韶泰。
“韶先生,你真的要走吗?”就有一个六岁孩童怯生生地问。
韶泰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是,君子行事坦坦荡荡,先生确实要走了。”
“先生,你能不走吗?”孩子抬起头,用天真无邪的目光看着韶泰,“先生回去之后也是要教书的,在哪里不是教啊?”
韶泰叹息一声,蹲了下去,用眼睛看着那孩子:“确实,先生到其他地方去也是教书,可有学费束修可拿啊!这一点先生也不骗你,我在县学当教谕,每月也不过二三两银子,又要养活一大家人,这是我必须承担的责任。先生一不贪墨,而不行邪道,穷得紧。胡家遭了难,可拿不出钱来。虽然说我也舍不得你们,可理智告诉我必须离开。孩子,你们还小,有些事还弄不明白。以后好好读书,明理之后就会知道先生为什么这么做。”
他吸了一口气:“所谓君子者,要懂得拒绝,尤其是碰到不好意思答应的事情。如此,别人还赞你一声,说你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否则,一旦抹不开情面,自己生受了。反心坏怨怼,将一件好事弄成了坏事。”
“说得好啊!”胡顺正好走到门口,听到这一席光明磊落的话,顿时一呆,仔细一琢磨,却有千番滋味涌上心头。
“原来是胡百户。”
“见过韶先生。”
“胡百户你来学堂,可是有话要说?”韶泰问。
胡百户叹息一声:“先前本是有话的,胡顺还是想将先生留下,可听了教谕刚才的话,胡某却打消了这个主意。”
韶泰点点头:“百户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在学堂一个多月,你我也算是相交甚得。”
胡顺苦笑:“名师难求,苏子乔也不过是在先生手下受教一月,就能在一千多士子中脱颖而出,夺得府试头名。若是在往日,胡顺就算拼了命也要把先生留下。可现在,却开不了口。”
韶泰摸着胡须微笑起来:“苏木得了案首吗,甚好,总算没有让我失望。”
正说着话,外面却传来一阵大呼小叫声,胡顺知道是债主上门了,皱了一下眉头,客气地一拱手:“韶先生请自便,胡某还有些私事需要去处理,见笑。”
韶泰一抬手:“百户自便。”
……
胡百户从学堂出来,刚一走进大厅堂,里面的人就同时站了起来,乱糟糟地喊:“百户,你总算肯出来了。”
“胡顺,你怎么回事,一躲就这么多天,咱们的事情怎么算。”
胡顺被众人问得心中恼火,他也是个经历过风雨的人,也不怯场,团团抱拳:“各位,有话好好说,一个个来。胡顺又没有十张嘴,不可能同时回答你们。”
“好,我先来。”一个商贾模样的人气愤地站起来:“胡百户胡老爷,我也就是一做小本生意的。前阵子听说你坏了事,贱卖了货物,想逃去辽东。小的前一阵子从山东进了一批驴胶,放在你胡家货栈发卖。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