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京营(求推荐票和收藏)(1 / 2)

小说:大明修真录 作者:凤走猫步

第三十六章京营(求推荐票和收藏)

英国公张维贤与成国公朱纯臣进来行礼后,朱由检也不客气,开门见山问道:“两位爱卿,京营现在有多少士卒?”

张维贤还没有开口,朱纯臣抢先回答道:“启禀陛下,京营现在有士卒三十万人。”

“哦!”朱由检淡然笑道:“那么京营中能战人数是多少呢?敢战人数是多少?”

朱纯臣冷汗如雨,不敢复言。

朱由检心中冷笑,要不是他知道历史,可能还真的就信了。

谈到这里,我们先来谈谈明朝的军队机制:

明代军事制度是军与兵并存,是明代独特的军事制度。

顾炎武指出,“判兵与农而二之者,三代以下通弊。判军与兵而又二之者,则自国朝始”。

译文:

判战争与农民,两个的人,三代以下通病。判军和战争而又二的人,那么从明朝开始。

我们对于明代军兵的认识,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错误,即认为兵即是募兵。

这样,军与兵的区别就在于召募、是否世袭了。而实际上,军与兵在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是军与兵的根本区别。

军属卫所,由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都指挥使,上而至五军都督府统辖。

卫所军及官世袭,仅五军都督府官及都司不世袭,为流官,由世职卫所官及武举选授。

卫所军及官属军籍,携带家属,世居一地,并代代相传,基本上不再变动。

每一卫所的驻地固定,军士数额固定,将官设置亦有定例。

总之,卫所制下权力分散,兵将分离。但景泰以后,兵部权力上升,兵部尚书总督军务,夺五府之权,五府官变动虚衔。

兵一般不世袭,但由卫所军转为兵者例外。兵无户籍的规定,兵服役期限不长,一般不终身服役,多战时创设,事毕汰兵撤营,但在重要的军事防御卫则常川戍守。营兵不随家属,更接近现代兵制。

再来看看五军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

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不过到了大明后期的大都督府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调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抗倭英雄戚继光、女帅秦良玉都是明末杰出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

京营是保卫京城的军队,其作用地位可想而知。

京营对外号称三十(本章未完,请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titan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