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婉莹动作极快,赶在两个学院的工作人员下班前,完成了所有的手续交接。
现在,她已经正式从工商管理专业的新生,变成了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并且拥有了一间不大,但是器材齐全的实验室。
袁婉莹回了宿舍一趟,卷起行李,背起电脑,路过小卖部的时候,顺手又买了一箱泡面,直接入住了实验室。
她没有马上开始实验,而是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回忆,记忆中可以挽救母亲性命的先进技术:
——全自动手术系统,需要高端智脑,高端机械,高级麻醉学以及相关药剂,备注,该药剂只在部分星球出产。
——克隆人系统,需要大量的地球土著人类的基础体质数据,需要高级培养液和营养液。
——纳米机器人第133代,需要微型智脑,高级合成金属学。
……
一口气写下了十多条,可以挽救母亲性命的办法,袁婉莹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办法越多,就说明地球人越脆弱。
很多对帝国公民无效的治疗手段,对地球人来说,却已经是神迹。
她又开始筛选掉用时太久的方法,比如第一条,涉及到的高端智能和高端机器本身就是复合类学科,每一门又涉及到数十门小学科,以地球现如今的科技发展能力,根本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
最后,她的眼前只剩下了克隆人系统,想了想,袁婉莹又把人字划掉,只剩下克隆系统,没错,她只要成功的克隆出大脑器官就可以了。
这是袁婉莹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里,涉及到的学科最少的一个解决之道了。
即便如此,当确定好大方向,开始着手实行的时候,她依然发现了困难重重。
首先,最基础的实验室设施就不行。
克隆器官对培养器皿的要求非常的高,现如今的实验室所谓的无菌环境,根本就达不到要求。
帝国进行克隆培养的时候,实验人员都是在操作室外面,完全由机器人完成种种操作。
一旦实验者从外界进入,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些许细菌。
这个的解决办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那就是建造一个全液体的封闭器皿,让所有的反应都在封闭器皿中进行。
这又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克隆器官所需的营养液的配置,其中有几种物质是地球所没有的,必须寻找替代品。
袁婉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首先就从改造实验室开始,务必达到克隆实验的最低要求。
她开始手绘设计图纸。
预想中的全液体封闭器皿,必须有几条灵活的机械臂,方便实验人员在外界操作。
纳米级别的显微镜,随时观测实验的进行程度。
还要附带一个消毒仓,早期实验肯定要从小鼠开始,进入液体舱之前必须消毒。
……
一点一点的,帝国的知(本章未完,请翻页)